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新高考托底政策什么意思_新高考再选科目托底政策

tamoadmin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1.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2.黑龙江哈尔滨2021级高一学生实行“3+1+2”新高考模式江西新高考分数算法方式如下江西新高考总分为750分,为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总分450;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满分100分,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他2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200分,采用等级分计入总分。1、考生高考总成绩组成普通高考考生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

1.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

2.黑龙江哈尔滨2021级高一学生实行“3+1+2”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托底政策什么意思_新高考再选科目托底政策

江西新高考分数算法方式如下

江西新高考总分为750分,为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总分450;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满分100分,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他2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200分,采用等级分计入总分。

1、考生高考总成绩组成

普通高考考生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值各为150分,按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卷面满分值各为100分。

首选科目历史、物理以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2、历史和物理按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的原因

江西省《实施方案》规定,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按照历史、物理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因此,选择历史(或物理)的考生将使用同一历史(或物理)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3、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的原因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原始分按照等级转换办法换算为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成绩排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4、选择性考试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原始分满分各为100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每科在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为100分。

将考生每门再选科目考试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定为A、B、C、D、E五等,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再选科目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的人数。

转换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五个等级分数区间,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成绩。

建立再选科目托底保障机制。当再选科目中某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保障基数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等因素予以确定。

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

新高考的省市采取“3+1+2”的模式,其中“1”是物理和历史当中二选一,和之前的“3+3”模式相比,选科组合从20种下降到12种。

即将面对新高考的同学可以看看下面几个重点,建议从“1科覆盖专业+2科强势冲分”的角度规划自己的选科。

1、物理历史二必选一,采用卷面分记分

考生须在“物理”与“历史”中只选1科,体现高考服务选材、立德树人的核心目的。该科目采用卷面分记分,即学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终该科目的分数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观反馈教学,指引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备考该学科重、难点知识。

2、剩余四选二,采用等级赋分

考生需要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选取2科作为高考选考学科,因而产生6种不同的考学、选拔情况;然而各学科考试命题难度不一,将带来卷面分数差异。

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以及满足高考选拔人才的目的,此两科会采用等级赋分的形式记分。即根据该科目考生排名所在等级对应的分数,作为考生本科考试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总成绩还是750分,其中“3”(语数外)+“1”(物理或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

3、高校专业招生计划未出,选科须谨慎

根据此前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或城市的招考录情况分析,高校在专业录取的过程中,不仅会对考生的成绩有一定要求,更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有限制。

例如,某些高校专业,只录取选择了“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学”的考生,故选择其它组合的考生就算成绩再高也无缘此专业。因此,考生须提前进行生涯规划,结合未来专业以及个人职业倾向,慎重选科。

因此,我们建议学生从“1科覆盖专业+2科强势冲分”的角度规划自己的选科。

新高考特点

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

外语2次考试机会 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高考选科

黑龙江哈尔滨2021级高一学生实行“3+1+2”新高考模式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20年北京高考考生应该关注哪些问题?下面,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吧!

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

江苏提出,在实施新高考方案过程中,经充分论证,确定再选科目的保障比例。当某一再选科目考生实考人数占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保障比例时,启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依照保障比例计算该科目的保障基数进行赋分。针对当前学生选考科目实际,从2021年招生起,率先建立化学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确定保障比例为25%。

江苏是高考改革省份中继浙江和上海之后出台保障机制的第三个省份。不同的是,浙江上海采用的“3+3”高考模式,保障的是物理科目;江苏采用的是“3+1+2”高考模式,保障的是化学科目。

为什么考生不愿意学物理和化学?分析原因,一是物理和化学的抽象概念占比高,学生较难理解;二是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前后关联度较高,需要更大的学习投入;三是物理和化学的许多理论采用数学公式呈现,导致难上加难。为什么在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中,目前只有江苏出现选考化学人数偏少的现象?分析认为,一是江苏“08高考方案”下化学选科人数逐年减少的现象存在一定的惯性,二是确有部分学校和考生存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思维,在选科时趋易避难。

化而生万物,学以致无穷。化学之美,美在精妙绝伦。春天的姹紫嫣红,水晶的空灵剔透,勾践铜剑的寒光,合成材料的神奇……无不彰显化学独到的美学气质。化学之美,美在简练深刻。1867年,门捷列夫在当时已知的60多种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在纷繁芜杂的物质世界中描绘出统一和谐的伟大图景,为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化学之美,美在济世救民。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伤病患者。二战中,有这样一幅宣传画,标题便是“感谢青霉素,伤者可以回家”。去年底以来,新冠病毒肆虐,人民群众期盼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当钟南山院士等一大批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时,仿佛一道金光透过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给人们无限的希望。学化学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钟南山,而不学化学的学生一定成不了钟南山。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测算确定再选科目的保障比例,这体现了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的理念,一是满足国家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满足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三是满足素质教育实施的需要,即不仅要体现对选科偏少群体的保障和救济,还要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更要体现素质教育正向引导。化学科目25%的保障比例,既包含人才选拔和培养中与化学直接相关的显性需求,又包含与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相关的隐性需求,基本符合化学选科和其他选科群体的心理预期。

出台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固然是一部分化学选考群体的诉求,然而,化学选考群体不发声就不会出台保障政策吗?答案是否定的。逐步细化配套政策,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去年四月公布的第三批新高考方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的方案。在实施过程,江苏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才需要,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和人才培养,有利于基础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所有考生和全社会的期待。

以上就是2020年江苏高考改革政策:保障机制的内容,想要报考2020年高考的备考生请仔细阅读考试通知。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助力大家考试,加油!

9月15日,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我省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正式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合格性考试为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共14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普通高中在校生均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成绩全部合格者,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选择性考试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6门,考生以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自身特长等为主要依据,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包括1门首选科目(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和2门再选科目(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中任选2门),也就是“3+1+2”中的1+2模式。选择性考试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成绩当年有效。同时,建立再选科目托底保障机制。

 从2024年起,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30分)和笔试(120分)两部分组成。考生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全省统一组织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一门首选、两门再选)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自2024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适当增加平行志愿填报院校数量,增加考生志愿选择和录取机会。

文章标签: # 科目 # 高考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