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王昌龄高考生-王昌龄高中诗

tamoadmin 2024-08-29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诗歌鉴赏题和翻译题老是不知道做,我是高三了,该怎么办啊2.为什么高考作文诗歌除外3.2012高考全国卷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篇目里经常出现的有哪些%>_

1.关于诗歌鉴赏题和翻译题老是不知道做,我是高三了,该怎么办啊

2.为什么高考作文诗歌除外

3.2012高考全国卷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篇目里经常出现的有哪些%>_<%求

4.天津高考文言文默写必背篇目

5.求高考必背古诗文

关于诗歌鉴赏题和翻译题老是不知道做,我是高三了,该怎么办啊

王昌龄高考生-王昌龄高中诗

我有一些资料,先让你看其中的一些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

陈与义 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③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12.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 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1)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前一句中李白的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一句“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只是句中的谓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到引号外。

14. 不是书名误用书名号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是不能用书名号的,只能用引号。

15. 省略号与“等等”并用 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16. 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淆 1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2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收养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如前一句),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所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及“经、史、子、集”后的句号都应删去,然后在后括号外加句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如后一句),应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可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所以应把原来句末的句号移到“小动物”后。

为什么高考作文诗歌除外

阅卷这一特定场景中,相较其他文体而言,诗歌传达的信息太过容易缺失。

分点论述。

一、音乐性

从诗歌名称中的“歌”字便不难知道,诗歌与音乐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至于,设若一篇文字,被告知它是诗歌,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检查是否押韵。

古典诗词不必我言,《集异记》中记载过“旗亭画壁”的故事,在此不妨摘录一节。

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三人旗亭小饮,约定以歌女唱他们的诗歌数量作为标准,一较高下。

最后王昌龄被唱了两首诗,但最漂亮的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故事真实性确实存疑,但至少反映唐诗入乐的事实。

此前的楚辞,此后的宋词、元曲等等,如此种种,无不以歌乐为伍。

而现代诗,诚然没有固定的押韵要求,但绝大多数的诗歌,仍然呈现出对韵律的追求。

不押韵的现代诗不是没有,试举夏宇的一首诗歌,《甜蜜的复仇》。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最后两句用韵相同暂且不计,但其中蕴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我想诸君也可以体会到。

如若剥除诗歌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不得不怀疑,彼时是否还能称其为诗歌。

而体会一首诗歌音乐性最简单的方法,无非是亲口阅读。

朗读也罢,默读也罢,只要逐字碾过,自然多少能体会形容诗歌的“朗朗上口”并非一句虚言。

而高考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只花费数十秒,真能有充足的时间容允教师逐字阅读么?

如若不然,“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一眼扫过这句,诸君心中又能起几分波澜?

阅卷时,这种判若云泥,对于作文是诗歌的考生,是否不公?

二、陌生化

如果细细体会,有些语句,当真漂亮。

每个手凉的女孩子都是折翅的天使。

比喻不漂亮吗?漂亮。

情感不细腻吗?细腻。

单单是因为,网、QQ空间、微博上,见得太多太多,脑袋,将它如“王二狗”一般,作一个普普通通的词组,生生忽略(甚至厌恶)罢了。

西湖好看,可西湖边有小摊,摊主闲下来玩手机,也不看西湖一眼。

故宫大气,但故宫旁有售票点,售票员闲下来,翻手里的报纸杂志,也不看故宫一眼。

诸君厌恶的居住地,若去细细寻寻,当真没有半分好处?

我不信。

而人喜爱新鲜的旅游景点,很大原因,是因为它们陌生。

语言亦然。

知乎上,见到过一些提问。

问,“日本动漫的声优配音为什么比国产动漫声优听起来带感?”

问,“为什么外国地名听起来更高大上?”

不信?

蚌作珠蚌解,埠为码头之意。

那么,“蚌埠”与“珍珠港”,两个地名,试问诸君,第一感觉谁更有意境?

因此,一首好诗,必然多少需要在僵化的语言上拆开一角,让我们窥见陌生风景。

最有名的,老杜诗句,“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实际上,是“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的改装。

闲暇时,自然有许多时间足够一一拆解。

但放到阅卷,几十秒功夫,看到陌生化的句子,教师是否会将它们判作病句,却是存疑。

三、浓缩性

如诸君所知,诗歌必论简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杯子是还是玉杯?明月是满月还是弦月?坐的是石凳还是木凳?

如此种种。

不说。

诗歌只将它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勾勒出来,余下的留白,供读者自己想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几十秒的功夫,阅卷老师便能将裹在“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情感掏得一干二净。

无论诸君怎样认为,私以为不大可能。

何况,还有典故。

如果写诗的人喜爱,那么几十秒刷一首诗的要求,更为头疼。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生梦蝶、望帝成鹃、鲛人泣珠、暖玉生烟。

这些典故,若非因为李商隐,又有几多人知道呢。

金人、蓝桥、阮郎、鸾胶、舞镜、紫玉、萧史、黄衫客,等等等等。

各类典故,谁能保证,阅卷老师全部都一清二楚。

比起速溶咖啡般的记叙文,诗歌像是一把咖啡豆,几十秒的时间里,阅卷老师大汗淋漓地研磨冲泡,恐怕过于仓促。

四、其他原因

1.古典诗词的格律,不要说高中学生,部分老师可能自身也不大清楚。

2.如果写律诗或绝句,数十字,给分时,与其他作文,几乎无法进行参照比对,写长诗,对学生来说,有些苛求了。

所以,高考作文写诗歌,也许对于阅卷老师和考生,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2高考全国卷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篇目里经常出现的有哪些%>_<%求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9.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25.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2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2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29.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3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3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37.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

3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45.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6.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47.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4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4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5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5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7.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9.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3.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6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6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6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7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7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7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7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7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7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7.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荀子”劝学》

7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8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8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8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8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8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8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89.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9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9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9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9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9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9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99.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00.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01.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0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0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0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10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0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0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10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10.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1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1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11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 春”长沙》)

11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11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睢》 诗经

18.《蒹葭》 诗经19.《观沧海》 曹操

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间欢》 李虞

40.《渔家傲》 范仲淹

41.《浣溪沙》 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苏轼

44.《水调歌头》 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 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6.《氓》 诗经

57.《离骚》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天津高考文言文默写必背篇目

1. 2017天津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有哪些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必背古诗词篇目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2. 天津语文高考重点背诵诗句

分给我吧: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

3. 天津语文中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4. 2019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解释如下

目前考纲并无变化:

高中课标必背14篇

1劝学

2逍遥游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50己亥杂诗

5. 天津市2013年高考必背语文背诵篇目

目录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gui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周南》

18.《蒹葭》——《诗经·秦风》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yi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yu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已亥杂诗》——龚自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背诵的篇目十四篇

51.《劝学》——《荀xun子》

52.《逍遥游》——《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卫风》

57.《离骚》(节选)——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6. 天津语文中考必背古诗文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求高考必背古诗文

范围不会超过下表了,总共各种教材也就这么多篇

河南肯定会在明年2月前公布背诵篇目和起止的,你多准备也无妨

一.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庄子)

5.《劝学》(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记》(陶渊明)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二.诗词曲(42首)(注: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1.《关雎》(《诗经》)

2.《蒹葭》(《诗经》)

3.《氓》(《诗经》)

4.《离骚》(节选)(屈原)

5.《观沧海》(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次北固山下》(王湾)

9.《使至塞上》(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2.《蜀道难》(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杜甫)

15.《登高》(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0.《观刈麦》(白居易)

21.《琵琶行》(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李贺)

23.《赤壁》(杜牧)

24.《泊秦淮》(杜牧)

25.《夜雨寄北》(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27.《锦瑟》(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32.《登飞来峰》(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苏轼)

36.《游山西村》(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3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辛弃疾)

39.《过零丁洋》(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4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新增篇目:

文言文:

1.《兰亭集序》 (王羲之)

2.《归去来兮辞》(陶潜)

3.《滕王阁序》(王勃)

4.《六国论》(苏洵)

诗歌:

1.《归园田居》(陶潜)

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山居秋暝》(王维)

4.《燕歌行》(高适)

5.《雨霖铃》(柳永)

6.《声声慢》(李清照)

文章标签: # 苏轼 # 李白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