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高考论语常考句子,高考论语里仁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论语-里仁第四》9 士志于道2.论语论仁原文及翻译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4.仁是本性流露,而非外求---论语《里仁第四》第六章礼之用和为贵”是在春秋礼崩乐坏而诸侯乱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当时有助于重正周礼和营造反战的氛围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新秩序。而于今则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以及我们的国家建设有着借鉴作用,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以及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的理论

1.《论语-里仁第四》9 士志于道

2.论语论仁原文及翻译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

4.仁是本性流露,而非外求---论语《里仁第四》第六章

高考论语常考句子,高考论语里仁

礼之用和为贵”是在春秋礼崩乐坏而诸侯乱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当时有助于重正周礼和营造反战的氛围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新秩序。而于今则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以及我们的国家建设有着借鉴作用,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以及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

和与礼是仁的外在体现,而仁是和与礼的核心和实质

《论语-里仁第四》9 士志于道

《里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篇。里,应为动词,居、住、处。里仁,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自处之道。也就是说,我们要随时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那什么是仁呢?两人为仁,所以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如何相处、如何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

三家村解释为:孔子说,我们所处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如果我们选择的地方,不在仁里当中,那我们就不算是个智慧的人。南师说,如果果真如此,那我们大家都是笨蛋喽!

译:我们真正学问的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如果我们的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智慧的成就。

译:孔子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也不能长处于乐境。如果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在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译: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

译:一个真正有志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译: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功名,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也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一个人如果去了“仁”字,就没有了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做学问的人,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的。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靠仁,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译:我没有看见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仁,讨厌或看不起一个不仁的人。一个爱好仁且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比拟,实在难得。可是如果他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他们,那么他还不能算得上是个仁者。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把他改正过来,这才是真正仁者的用心。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只要立志,没有说因为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的,也许有,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

党,乡党,就是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

译: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有过错,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过错,假使有,改正,没有,就更加勉励。所以看看别人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仁”,而他的根基则在于“道”。孔门学问四大原则“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上得了道,晚上死都合算,人生就怕不闻道。

译:一个人如果至于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穿坏衣服,怕没好吃的,贪图享受的话,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译: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虽然没有成见,也不是样样都可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该做就不做,以义作对比。

土,土地,相当于财富。

译: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君子最怕自己违反道德,做出犯法的事情,小人则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

译:一个人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利害相交,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译: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

译:孔子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没有让自己站得住脚的东西。不要怕没有知己,没人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译: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面前时,孔子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就回过头来。孔子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听完后就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老师打什么哑谜?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译: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译:看到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自己的借镜,籍以自我反省。

译: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父母如果不听劝导的话,就跟在后面大哭大闹,但自己是父母所生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方,不是方向,是方法。

译: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尽量不远游,如果远游了,也必须有个安顿的地方,这就是孝子之道。

译: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

译: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父母寿添了一岁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因父母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而害怕。

译: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

约,约束,小心,谨慎。

译: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话,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译: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捷。

译: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译:子游说,对君王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劝他,次数多了,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多了,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了。

懂得了人生,才知道做人不容易。所以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居于仁道之境了。

论语论仁原文及翻译

姓名: 王隽祺? 组别: 1组

日期: 2020-12-30第75天 周四

Day75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心得

对于立志于追求真理的人,不管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都可以守住道。

颜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一生的贫困是有原因的,他一身致力于帮助孔夫子整理经典传承的工作,所以他没有去做官,也没有去经商,一生都比较贫穷。如果颜回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那他的科研经费肯定会很多。颜回的穷苦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而是因为要守住道而造成的。

除此之外,如果你还是贫穷的话,那就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大多数的原因都是懒惰,或者欲望太大,导致支出大于收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

论语有里仁篇,原文及翻译具体如下: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5、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7、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8、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仁是本性流露,而非外求---论语《里仁第四》第六章

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扩展资料

《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0171226

今天学习了论语《里仁第四》第六章: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当然不能再好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时,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真有人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力量用于实行仁德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可能真有这种人,我没有见到吧。”

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做了具体回答:“好仁者,无以尚之。”尚,胜过,超过。也就是说:“喜好于仁的人会觉得世上没有事物能胜过仁的了。”这点是真实不虚。

这里可把仁更通俗地解读为大爱、慈悲、善良的品质,它是从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净本心本性流露出来的,所以好仁的人会有很深的体悟。他心之所好、所向于仁,故能回来如实反观觉察到自己也有不仁之处,自然就会生起是惭愧心,找到开启无尽宝藏的切入点。

孔子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说:“能憎恶不仁的人,也是充满爱与慈悲的仁人了,因为他将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事物附加在他自己身上。”

这里大家要注意,他憎恶不仁者,不是对外在具体的某人某物某事的憎恶,而是如实反观自己是否被束缚。譬如赌博,我个人是厌恶它的,也就不会去粘着它,受它影响。但我对于这件事的存在并不憎恶,也不会要求他人与我相同。因深知修行是克己的功夫,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恶不仁者”,能憎恶不仁的人,能反观自己不仁、丑陋的地方,有愧疚心,自然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事情加在自己的身上了。这是非常好的,这已是颜回的“不二过”,是至于仁了。

孔子接着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也就是说:“真有人下定决心花一天的时间及精力用在仁上吗?我没见过有力不足的。”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夫子真的是一位体悟仁、体证仁、践行仁的人。他自己已经走过来,是明白人,看得清清楚楚,发现真正能行在仁道上的人少之又少。

行仁不是力气活,关键是有没有静下心来去体悟、体证仁。这比世上任何事物都重要。名闻利养没有能胜过于仁的,仁在己身,是本自具足的啊!

孔子又退一步说:“盖有之矣,我未见也”。盖,或许。或许世上真有力不足的人,但我终是未见啊。孔子真的是明眼人,他知道一般人对于不想去做的事情会想出无数理由搪塞自己,所以他很肯定地说自己一生没有见过行仁而力不足的人。

此章孔子深深感叹一般人不知道什么是为仁之方,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的所好所恶。己心真能好仁,真能恶不仁的话,那心已达至仁了呀,哪里还要担心力不足呢?很多人虽知道仁很重要,但绝大多数会自找理由说为力不足。

文章标签: # 孔子 # 没有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