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课件,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tamo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1.序的文言常识2.文言文古代常识题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常识4.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5.高考古代文学常识科举6.文言文四大考点7.文言文知识梳理内部资料doc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

1.序的文言常识

2.文言文古代常识题

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常识

4.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5.高考古代文学常识科举

6.文言文四大考点

7.文言文知识梳理内部资料doc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课件,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蝜蝂(fùbǎn)〕,一种擅长背负东西的小黑虫。 〔困剧〕疲乏已极。困,疲乏。剧,很,非常。 〔因〕因而。 〔辄持取〕总是去抓取。辄,总是,每次。 〔苟〕如果,如。 〔又持取如故〕故,原来。 〔卒〕最后,最终。 〔踬仆(zhìpū)〕跌倒。 〔去〕除去,拿掉。 〔负〕负担,指小虫身上背的东西。 〔好(hào)〕喜爱。 〔上高〕爬高。 (已)停止。 〔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嗜,贪,喜好。 〔货〕钱财。 〔厚〕动词,增加。 〔室〕家。 〔怠(dài)〕通“殆”,危险。 〔黜(chù)弃〕罢官。 〔迁徙〕这里指贬斥放逐。 〔病〕失败 [以]通“已”,已经 〔不艾(a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 〔前之死亡〕前人因贪财而死的。 〔形〕形体。 〔魁然〕高大的样子。 〔名人〕名字叫做“人” 辄:就 或:有的 故:原来一样 。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蝜蝂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它的寓意为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本文虽然短小,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类比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译文: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序的文言常识

1.求高考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

考点达标⒈."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对联中嵌有屈原诗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诗中以芳草自喻品质的高洁。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

从内容上看,与屈原事相合;从感情上看,表达了惋惜、同情的心意。)⒉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意大利人,不是德国人;B.《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红与黑》的作者是法国的司汤达,不是莫泊桑。

) 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A项中,曹操、曹丕、曹植虽是三父子,也都是大文豪,而且也都有诗赋流传于今,但他们不符合诗中“峨眉共比高”这一内容。C项中,班彪、班固、班超虽为三父子,其中班彪、班固均以史学著称,而班超有是名将,所以与诗中“都是大文豪”内容不符。

D项中杜甫、杜牧、杜荀鹤不是父子关系,因此更不符合诗意了。)。

2.求文言文常识题目

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好。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常用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则常用“右迁”一词。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杨广为隋炀帝。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这两类地位显贵者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 *** 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

3.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考文学常识吗

文学常识:虽然高考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但除少数省市考查外,多数试卷不考文学常识.全国卷已经连续多年都不考文学常识了,其他省市试卷也大多不考.2009年的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的总要求是:“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具体要求为“识记(A)”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载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从近3年课标地区的考试实践来看,除福建卷在2008年单独考查了“名著赏析”外,其余省市除浙江单独考查外,多数与名篇名句.古诗文阅读甚至现代文阅读结合考查.“作家作品”考查“重要”的,“文学常识”突出“常”.这一考点有渐热的趋势.名篇名句的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考点,各省市的赋分不等,在4--11分之间.多数为5--8分.试题的材料多出自高中语文课本,课外名句的考查有减少的趋势,以减轻考生备考的负担.考查的重点是名篇及名篇中的名句(景中传情的写景名句,富有生活哲理或抒发积极向上情怀的句子).理解性默写是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内容要理解,才能准确选择,比记忆型默写的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有渐冷的趋势.(09年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尔来四万八千岁,.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屈心而抑志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羽扇纶巾,谈笑间,.,,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言文古代常识题

1. 礼记文言常识

礼记文言常识 1.文言文《礼记·学记》里的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简单说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

1、“教学为先”前省略介词“以”。“以。。为。。”通常翻译作“把。。当作。。”;

2、“其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此。。之谓也”的运用形式,通常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表推测,译为“大概”。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中“反”为通字,通“返”。

4、“又从而庸之”中的“庸”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平庸”。

5、“叩之以小者则小鸣”中“叩之以小”为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以小叩之”,翻译为“用小的力气去敲击(钟)”。

以上是我的简单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其他网友不吝赐教。

2.《礼记》中的文学常识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为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如: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3.《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4.文言文《礼记》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⑥,女有归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⑧;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⑨。是故谋闭而不兴⑩,盗窃乱贼而不作⑾,故外户⑿而不闭⒀,是谓大同⒁。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 *** 。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

⑦〔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⑧〔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⑩〔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⑾〔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外户〕泛指大门。

⒀〔闭〕关闭大门。

⒁〔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在上古所遵行的社会准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德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5.文言文《礼记》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

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⑥,女有归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⑧;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⑨。

是故谋闭而不兴⑩,盗窃乱贼而不作⑾,故外户⑿而不闭⒀,是谓大同⒁。 ①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 *** 。

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

⑦〔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⑧〔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⑩〔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⑾〔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外户〕泛指大门。 ⒀〔闭〕关闭大门。

⒁〔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在上古所遵行的社会准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德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6.《学记》与《礼记》文言文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7.《礼记》有哪些内容

今《礼记》凡四十九篇。

〈正义〉引〈六艺论> 曰:"戴德传〈记》 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此〈礼记〉是 也。”《经典释文。

叙录〉引刘向〈别录> :"〈古文记》二百四篇。” 又引陈邵《周礼论?序> :"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 《大戴》 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 〈礼记〉是也。

”《隋志〉则谓:"戴圣删〈大戴》为四十六,马融足 《月令>、(明堂位〉、〈乐记〉为四十九。”今按〈汉志>:礼家, 〈记》百三十一篇。

班氏自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按其中实有 旧记,此书未尽合)见前。

此为今学。又 、二十二篇,凡 二百七。

如《隋志〉说,《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马 融、卢植后加,则正二百四也。(此外礼家之书:《曲台后仓》,乃汉师 所撰。

《中庸说》、《明堂阴阳说》皆说,《周官经》、《周官传》,别 为一书,与礼无涉。《军礼司马法》,为班氏所入。

《封禅议对》、《汉 封禅群祀》、《议奏》,皆汉时物。故唯《古封禅群祀》,可以相加也。

然此二百四篇中,百三十一篇,实为今学,不得概云古文记)然〈乐记正 义〉又引刘向《别录>,谓〈礼记> 四十九篇。 〈后汉书?桥玄传> : ‘‘七世祖仁,著〈礼记章句 > 四十九篇。”

仁即班氏〈儒林传》所谓小戴 授梁人桥仁季卿者。《曹褒传> :"父充,治(庆氏礼〉。

褒又传《礼 记〉四十九篇。庆氏学遂行于世。

"则 中,《曲礼》、《檀弓>、《杂记〉,皆分上下,实四十六篇。四十六加八十五,正 百三十_。

然则此百三十一篇者,固博士相传之今学,无所谓删《古记> 二百四篇而为之也。或谓今之{大戴记>、《哀公问》、《投壶》,皆全 同〈小戴>;苟去此二篇,篇数即不足八十五,安得谓小戴删取大戴乎? 不知今之《大戴记>,无传授可考,前人即不之信。

(《义疏》中即屡言 之)虽为古书,必非大戴之书。然语其篇数,则出自旧传,固不容疑也。

8.《学记》与《礼记》文言文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

就是这个意思。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9.古文常识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借 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晚清四大谴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五彩青、黄、赤、白、黑 26.五音宫、商、角、址、羽 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 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4.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常识

1. 两道古文常识题

一、

谦称:寡人、臣、不才、妾、下、孤、老妇(全是自称);

敬称:陛下、夫子、足下、公、子、上、君、丈人(全是称对方);

贱称:独夫(即暴君)、竖子(指童仆,“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古时童仆都是穿这种衣服,所以称为“竖子”)。

那个13是不是“愚”啊?LZ确定没打错?如果是“愚”的话就是谦称。

“鱼取生”从来没听说过……不懂……抱歉、

二、

经:伐檀(出自《诗经》);

史: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屈原列传(出自《史记》)、崤之战[出自《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张衡传(出自《后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

子:察今[出自《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劝学(出自《荀子》)、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集:爱莲说(出自《周元公集》)、促织(出自《聊斋志异》、项脊轩志、捕蛇者说(出自《柳河东集》)、六国论(出自《嘉佑集·权书》。

《草药》不知道……貌似很少人知道额……

2. 好答案会+分文言文 古文 的古代文化风俗常识

你在百度文库 搜古汉语常识,里面有很多同类文章,挨个看一下古 代 汉 语 文 化 常 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六、古代时间、长幼特殊名称1、阴历十五为望,阴历十六为既望或继望;每月底为晦(大月是三十,小月为二十九,初晦即指正月月底);阴历每月初一为朔日。

2、老大为伯,老二为仲, 老三一直到倒数第二都称为叔, 最小的叫做季。

3.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1.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来称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5.古代兄弟之间用" "表示排行。

"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 关系,"先"表示 。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 、、。"淳熙丙申至日"用的是 。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十五叫" ",月末一天叫" "。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到 时。

10.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 、、、。11.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农历 年,是属 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 更。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 时,也就是现在的 时到 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 、、、、五种物质。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 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长官均为 。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15.古代授官叫 、,降官贬官叫 、。

16.汉代郡的长官称 ,隋唐州的长官称 ,宋代州的长官称 ,明代府的长官称 。17.古代中国曾分置,居于之首的是 州," "是今河北省的简称。

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

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 ,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 ,陕西省的华阴位于 之北。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 为最尊,其次是 ,再次是 ,最下位是 。

24.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 、、、、、。25.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句中的"四库"指的是 、、、。

26.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2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28."岁寒三友"指的是 、、。29.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

30."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 ,"悌"指善事 。

31.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古代文化常识测验题参考答案1.官职 谥号 号 2.令尊 家慈 3.冠礼 笄礼 字 4.141 5.伯仲叔季 伯 季 6.堂房亲属 已去世 7.王公年次记年法 帝王年号记年法 干支记年法 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8.朔 望 晦 9.五 七 10.立春 雨水 惊蜇春风 11.庚辰 龙 12.五 子 前天晚上11点 第二天凌晨1点 13.金 木水 火 土 14.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尚书 吏部 15.拜 除 谪 左迁16.太守 刺史 知州 知府 17.冀 冀 18.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19.南京 20.北 北 华山 21.儒教 佛教 道教 22. 女娲 精卫 23.坐西朝东 坐北朝南 坐南朝北 坐东朝西 24.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借 25.经 史 子 集 26.观灯 踏青扫墓 登高赏菊 27.琴棋书画 28.松竹梅 29.宫 商 角 徵 羽 30.父母 兄长 31.高山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 胡茄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3.D 14 B 15.C 16.(1)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贬潘良贵为监信州呐口排岸。

(得分点:彻、当、黜,各1分,句意2分);(2)宰相掌管一代人才的任免、升降,认为贤良的,自然应当提拔任用,怎么能先表达私人恩情。(得分点:进退、耀、示,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句意的整体感知与理解,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人物的动作断句,也可以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此题可根据人名“高宗顾良贵”及文言标志性词语“曰”等断句。

D项原文标点: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日:“是联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

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所以选D。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的切分。

例如本题的“曰”“之”“高宗”等。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B项,“借用为对帝王、王后的尊称”理解错误,不包括“王后”。

所以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

例如本题选项B则是考查古代对帝王等称谓的文学常识。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被皇帝罢官”与原文不符,应是潘良贵自己请求离去。

所以选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选项C就属于张冠李戴的错误。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理解能力。翻译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

本题重点词语:彻、当、黜、进退、耀、示。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应将“彻、当、黜、进退、耀、示”等关键词翻译准确。

参考译文 潘良贵,字子贱,婆州金华人。凭着上舍生的身份开始做官,担任辟雍博士,升任秘书郎。

当时宰相蔡京正用官爵和体禄笼络出名的士人,潘良贵操守、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亲戚朋友多次替蔡京表达愿意交往的心愿,潘良贵严肃拒绝。靖康元年,钦宗问谁可以胜任宰相,潘良贵极力进言:“何、唐等四人不可以任用,以后他们肯定误国。

陛下如果想要扶危持颠的宰相,不广泛询问下面官吏的意见,使地位卑微的人都知道,不能如意。”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贬潘良贵为监信州泊口排岸。

高宗继承皇位,召入朝廷担任左司谏。拜见皇帝后,请求剿灭奸党,让叛徒在国门处决,敌人就不敢轻视宋朝。

又请求封贤良的宗室到山东、河北,来使国家强大,皇帝巡视维扬,培养兵威来图谋恢复国家。黄潜善、汪伯彦厌恶他的话,改任工部。

潘良贵因进言没有实行,请求离职。 授任考功郎,升任左司。

宰相吕颐浩从容对潘良贵说:“(您)早晚将引入两省任职。”潘良贵严肃回答说:“父母年老正想请求到地方任职,两省的官不是我能做的。”

潘良贵退下对人说:“宰相掌管一代人才的任免、升降,认为贤良的,自然应当提拔任用,怎么能先表达私人恩情。如果士大夫接受他的笼络,又凭什么在朝廷立身。”

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担任严州知州。到任两月,请求担任祠禄官。

起用为中书舍人。 恰好户部侍郎向子湮入宫拜见皇帝,说话繁冗芜杂,潘良贵以前与向子湮交好,这天潘良贵暂代起居官,站在殿上,径直走到榻前严厉地说:“向子湮。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9.B 10.D 11.B 12.B 13.(1)单父人吕公与沛县的长官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2)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轻视。从句子的上下文看,并没有交换官吏的一些事情或做法。

从上文的语境看,高祖做亭长,平时就看不起那些县里的官吏。易,除了有“交换”义外,还可讲成“轻视,看不起”。

所以根据上下的具体语境,应讲成“轻视,看不起”。所以选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

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句意的整体感知与理解,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人物的动作断句,也可以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原文的标点为: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

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的切分。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

D项,“上坐”是指受尊敬的席位。所以选D。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

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选项D就属于古代席位的文学常识。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B项说“为奉承县令的贵客”,不准确, 实为奉承县令; “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也错误,高祖瞧不起那些官吏,不带一钱,是对那些官吏的一种戏侮。

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例如本题选项B就属于张冠李戴的错误。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问句的能力。

译文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例如,(1)分点“善”“辟”“客”“家”“焉”一处1分。

(2)分点“阑”“目”“固”“竟”“后”。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例如第一题的“家”就属于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要翻译准确。 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邑和里都是当时的行政单位,邑属于县,里属于邑)的人,姓刘。

高祖这个人,胸襟开阔,气量宽宏。不愿干一般人从事的生产劳动。

到了壮年,被试用做小吏,当了泗上亭的亭长。高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有机会观看秦始皇出行,他大为感叹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跟沛县县令要好,为了躲避仇家,到县令这里客居,于是在沛县安了家。

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听说县令家里有贵客,都去送礼祝贺。当时萧何是县里的主吏(也称主吏掾,是协助县令管理人事考核的官职),主管收纳贺礼,他告知各位贵宾说:“礼钱不足一千钱的,请坐。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①由西汉刘向编订战国时期诸侯国史料汇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简称《国策》。内容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测谋和言论的汇编,分为十二国,共三十三篇。 一、作者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

二、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科举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送东阳马生序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热水;蒙盖。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超过期限 。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 穿着。余幼时即嗜学:喜欢, 爱好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借:借。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叩,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隆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至)舍:学舍,书馆。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

腰(白玉之环):腰,腰佩。(右备)容臭:容臭,香袋。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 教育 作用。

(4)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 事迹 。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6、翻译下列文言 句子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 收藏 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 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④、以是人多以书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⑥、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⑦、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⑧、、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⑾、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 学习态度 。

②、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③、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④、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⑤、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⑥、“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⑦、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⑧、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说说 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广泛,信息灵通等。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送东阳马生序》 读后感

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小时候酷爱读书,但是由于家里贫穷,只能向人家借书来用手抄录,他对待老师毕恭毕敬,他毫不畏惧求学路上的辛酸,生活环境的恶劣。他一心求知,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艰苦卓绝,看到了坚持不懈,我也明白了:学习是一件长久且辛苦的事情,需要的是我们的勤奋!

说道勤奋,我们就应该像宋濂一样,将勤奋当成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处处落实,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勤奋就是将每一件事做好的基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早早就古代,就已经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道理。这也不禁使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我对待学习是不是一丝不苟?对待老师是不是恭恭敬敬?我是不是已经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了?想想,自己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不足,有时也会犯懒病,也会想偷工减料,对待林林总总的事,我也不能说我已经给进了我的极限。

保尔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我想,宋濂肯定是做到了这一点,做人不应该给自己留太多遗憾,也许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只要努力去做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正值豆蔻年华的我们也应该好好 反思 ,虽然学习十分的艰辛,可是我们是否已能问心无愧?答案当然是“没有”所以,在以后的时光里,我必定要培养自己坚韧,勤奋的性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道路确实是漫长艰辛的,还有很多的风风雨雨,我们要的就是老老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们应该带着一颗“”好之者不如乐者’的心和像宋濂一样高贵的平直,去勇敢面对,勤奋,努力!让我们在花季雨季,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谱写出无悔的青春乐曲,飘扬无憾的生命之旗!

送东阳马生序主旨:

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整理复习

★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范文三篇

★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提纲

★ 劝学文言知识点

★ 语文基础知识点古代文化常识

★ 高考文学常识汇总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 初二文言文《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四大考点

1.文学常识古代的哪一种考试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我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代“高考”也“封卷”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代“高考”也有“少年班” 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前几年还有学校开设了“少年班”,专门网集“神童”加以重点培养。

然而,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史学有记,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

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而在宋朝,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

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 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到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样重视这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紧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这样,古人在会试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 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这说明,古人对“考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不亚于今人。 (阿艳) 。

2.「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识」不小心穿越了怎么办

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用到的文化常识汇总: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9.“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0.“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13.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1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5.四海:指天下、全国。

16.“”、“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8.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9.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20.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21.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7.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8.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9.岁寒三友:松、竹、梅

30.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借

31.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32.解元、会元、状元。

33.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37.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

40.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41.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2.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43.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4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45.“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4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47.“凤、雅、颂”三大类

48.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49.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50.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3.文化常识 ▏高考怎么考传统文化

1. 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考、高考的热门考点,那么,试题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点内容又会是哪些?

2. 选择的是近年来中考相关试题,从中可以发现中考传统文化试题有以下规律:

3. 与高考相比,中考命题形式更为灵活,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运用题;

4. 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多与教材中的文言文相关,或者是基本的文化常识;

5. 考查重点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文学常识等;与高考不同的是,中考因为是地方命题,常常会考查与本地域相关的文化常识;

6. 考查形式: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基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7. 重点关注:从考试的文本中来,但大部分与教材设计的文言文内容相关,即使有个别新词,只要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可以解答。平时学习中要高度关注教材文言文注解的内容

8. 考查内容:古人姓名字号、古代纪时方法、科举与官职、礼仪制度、国学经典知识、典故知识、文学常识等。

4.高考文学常识

我编辑的高考文学常识

/weweplay/blog/category/%CE%C4%D1%A7%B3%A3%CA%B6/index/0

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检测

2007高考语文全国试题分类解答汇总——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题汇编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答案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03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02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

07届高考语文教材文学常识经典试题40道

高中语文第六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四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二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2007年04月28日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小检测

5.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下面笔者主要就技巧问题谈几点: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

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

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这些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请看下边一首诗:近试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再看下边一首诗: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

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例如2001年全国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在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

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

6.古代文学常识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解说 ·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称谓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3、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星宿名称 ·历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称谓 ·古代地理,称谓 5、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的详细解说 ·科举制度一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6、风俗礼仪 我国传统习俗 ·风俗礼仪,传统节日,称谓等 7、饮食器用 古代饮食器用 ·古代的饮食与器用 8、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古代音乐文娱 9、文史典籍 四书 五经 六经 十三经 三字经 千字文 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文选 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 二十四史 史记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 史书编写方式 ·文史典籍 10、目录辞书 辞书介绍 ·目录辞书 11、古代军制 古代军制一览 ·古代军制 常见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

《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

文言文知识梳理内部资料doc

1. 高考文言文考点有哪些

一、考纲要求 对于文言文阅读,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1.理解 B (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要点解说 要点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点解说“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附录的120个实词是主要考查对象;根据“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外”的原则,课本内的重点实词是考查的重点。

“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其作出正确、合理地推断与解释。

要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要点解说本考点有两个具体要求:一个是“常见”,一个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所谓“常见”是指《考试大纲》中明确的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所谓“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指虚词的含义(即“意义”)及其在句子中的词性或在句子中承当的成分等语法功能(即“用法”),另一方面是指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要根据具体语境(即“在文中”)辨别推断,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新课标全国卷虽未就此考点单独出题考查,但具备此种能力不仅对疏通文意、读懂文章有很大帮助,对准确翻译句子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忽视。

要点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要点解说本考点的关键点是“与现代汉语不同”,这表明本考点考查的着眼点在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性上。《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式,需要掌握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新课标全国卷虽未对这几种文言句式专门设题,但在翻译句子一题中却可能涉及,不仅如此,熟练掌握这几种句式,也有利于理解文意;至于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翻译句子中可能遇到外,还可能出现在对文言实词含义理解的考查中。要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点解说本考点的要求有二: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语气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地分析。翻译句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合乎逻辑的白话文,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与关键,务必高度重视。要点5:筛选文中的信息 要点解说本考点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所谓“文中的信息”,一般是指选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语言材料。所谓“筛选”,是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或指向,划定区间,从某一角度对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辨别和判断,选出符合要求的主要信息,去除次要和冗余信息。

它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能筛选出与题目要求吻合的语句,二是能对照材料辨析题目中信息的正误。要点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点解说本考点考查的是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更进一步的理解能力。

所谓“内容要点”,就新课标全国卷所选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史传类)来说,主要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影响以及对人物的评价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物的事迹。所谓“中心意思”指的是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辨析筛选主要信息,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迹,并据此准确概括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要点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点解说“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史传作者在记述某一人物时所体现出的自己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或爱憎感情。

史传作者对人物的这种褒贬态度或爱憎感情一般隐含于对所述人物一生主要事迹的叙述中,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首先要梳理分析把握人物的主要事迹,然后从中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最后据此判断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或爱憎感情。需注意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必须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为依据和基础,因此,对这两个考点的考查一般是不能分开的。

2. 如何掌握文言文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

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试看以下三套练习题。

A组(H版): 1.无丝竹之乱乱耳()2.岁赋赋其二()3.有卖油翁释释担而立()4.薄薄暮冥冥()B组(S版): 1.缀缀行甚远()2.有亭翼然临临于泉上者()3.佛印绝类类弥勒()4.及郡下,诣诣太守()C组(新教材): 1.役万物而君君之()2.吾妻之美美我者()3.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人近()4.故今具具道所以() A组第1题“乱”本为形容词,文言文中也有按此义解释的,但在本句中它已转为动词,意为“使……乱”也可以作“扰乱”讲;第2题“赋”本义为“赋税”,在句中释为动词“收赋税”,也可以简单解为“征收”。这两题考查目的在于看看学生能否理解词类的活用,也即词性转化后词义的掌握。

第3题“释”意为“放下”,现代汉语也有把“释”与“解”、“放”相联组成词语“解释”、“释放”的用法,可佐记忆;第4题“薄”字的意思是“迫近”,这个意思与其一般意义相去甚远,需认真记取。 B组第1题“缀”的意思是“紧跟”,与其本义“连着”有一定的区别,故在句中如何解释也需稍作思考方能确定;第2题“临”字可以理解为“面对”、“接近”、“靠近”,句中宜取其最后一种解释。

第3题“类”在所学课文中多次出现,均解释为“类似”、“相像”,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第4题“诣”有相当多的学生理解有误,把它解作“拜见”,实际上此词的意思是“往”、“到……去(见)”的意思,不应该有所混淆。

C组第1题“君”意为“君临”,最适宜的解释是“统治”;第2题“美”字已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为“以……为美”,释作“赞美”更为适宜。第3题“去”有多种意义:“失去”、“除掉”和“离开”,本句应取“离开”,或解作“距离”。

第4题“具”一般多释作“具有”或“详细”,本题结合语境应取后者。

3. 谁能帮忙整理一下

齐桓晋文之事1、无以,则王乎:以 通 “已 ”,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 通“ 欤” ,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 :说 通“ 悦 ”,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 通 型 ,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 通 矣 ,语气词,相当 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 通 盍 ,何不 ;反 通 返 ,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 通 途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 通 诉 ,控诉、控告 10、无不为已:已 通 矣 ,语气词,表示感叹 11、是罔民也 :罔 通 网 ,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 通 斑 ,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 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 三 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 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 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 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 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 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 ;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 ;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以一服八 服:使动,使……降服 17、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8、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19、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0、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四 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芷阳间行(取道)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 牛何之(往) 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⑶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 ⑷诚 然,诚有百姓者(的确) 是诚何心也(真的)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4.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重点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天津市的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一、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

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

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

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

内容比较浅显,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中考考纲规定,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来自课外,这在心理上给学生是一种压力,导致做题时紧张,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从而得分不高。但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文言文的材料虽然来自课外,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如文言实词的考查均在课本中出现过,虚词的考查也规定了一定的数量。

所以可以这么说,要做好中考文言文阅读并不难,只要我们学生能对课内的文言文有了较好的掌握,有迁移能力,那么,就可以说,中考文言文阅读无非是对课本内文言文的考查。鉴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实际的文言文复习中,取了“一读二看三迁移”的复习方法,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减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

当然,这三个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 所谓“一读”,就是整体阅读所考查的文言文语段,能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由于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有情节有人物的文言文,就可以减少一定的数量,可以说是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迁移,如“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我们 就可以进行迁移,句子中的“甚”在我们课本中也出现过,如“可爱者甚蕃”;又如“晦”在“晦明变化者,山间之四时”也有出现,整篇文章通过这样一迁移,我们就能了解了文章的内容。 “二看”是指在读完以后,还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就不妨到题目中去寻找一些信息,所以,我们的看就是看题目。

在题目中寻找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信息。当然,在题目中发现了这样的词语,我们同样是需要进行迁移的。

“三迁移”指在做题的过程中,要运用课内的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题目,可以说是迁移的汇总。 能否做好文言文语段,关键在于能否了解文章的内容,只要学生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那么中考文言文阅读也并非是高深莫测的。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

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

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

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

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

5.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

1. 文言知识整理包括通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师说.前赤壁

(1)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从前 今义 朝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始指异之: 称奇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余自为像人: 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3)通字: 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 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综合阅读,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而且文言文语段的阅读理解,更着重于考查学生将学到的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在语段的理解中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我们认为,在进行文言文语段阅读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1、整体意识。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般说来,提供的语段都是浅易的,我们要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树立整体意识,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写景;然后看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之间关系,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利于抓住关键,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以少驭多,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树立整体意识,还应将字、词、句、段和注释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考点意识。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闻声响应”的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要在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3、语境意识。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功夫,可以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也可以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

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4、互参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A、新旧知识互参,化新为旧。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题目一般来说是崭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但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未知。

B、语段试题互参。“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

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C、试题之间互参。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D、阅读之间互参。

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阅读载体、考查基点、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别,但同作为文章的阅读,又有其相通之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思想、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巧妙地移植到文言文阅读上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进行文言文综合阅读时,除强化四种意识外,还应掌握临场应试技巧。1、高考文言文语段固然大多是陌生的材料,必然有这样、那样的语言障碍,要字字句句都能落实难度恐怕也很大。

一般文言文语段理解上有障碍的字、词、句,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迁移过来,解决问题,以考查迁移能力,或者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测字、词、句未知的用法、含义,以考查语境意识;另一种是即使不理解,也不影响答题。对于这两种情况,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对前一种,要善于激活积累,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善于瞻前(上文)顾后(下文),“连蒙带猜”。

对后一种情况,则可以大胆一些,一跳而过。2、加大阅读的投入,恰当地控制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

一般说来,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以2:1为宜。3、努力克服解题方面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只停留在就题解题的层面,思维仅仅限定在一个语段、五个题目、二十个选项中;二是机械地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解,忽视了语段和试题、试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正确做法是:解题时,要有意识地打开思路,充分调动一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思维积累等),化陌生为熟悉,变复杂为简单,同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言语段与试题、试题间的互参因素,利用选项中的正确选项或思维导向来解决问题。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

3. 帮忙整理古文复习资料

《陋室铭》复习资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读音。

铭(míng) 馨(xīn) 鸿(hóng) 儒(rú) 牍(dú) 二、字词。 1. 陋室:简陋的屋子。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4. 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

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7.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8.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10.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借代) 13.乱耳:使耳朵扰乱。 14.案牍: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是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三、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文学常识。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有“诗豪”的美誉。

本文的文体是铭,压的是“ing”,有:灵、馨、琴、经、形、亭。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借“陋室”立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词类活用。

a. 一词多义 名: ①著名:有仙则名。 ②(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

b. 古今异义 馨:古:美好。今:芳香。

形:古:身体。今:形状、样子。

丝竹:古:琴瑟,箫管之类弦乐器。今:丝绸、竹子。

c.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六、重点诗句。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室中之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室中之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或唯一散句)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七、全文结构。 ╭ 居住环境——→景色雅 ╮ 陋室铭〈 交往人物——→交往雅 〉德馨——→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 日常生活——→情趣雅 ╯ 八、提问。

1.作者开篇就写“山”“水”“仙”“龙”,有何用意,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使用了类比、比兴的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以“陋室”儿子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这句话写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是全文的主旨句。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 答: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环境清幽典雅(景色雅),交往人物博学儒雅(交往雅)和生活情趣高雅(情趣雅)的特点。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之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表现了作者高雅、超凡脱俗的情致以及不受世俗羁绊、安闲适意的情怀。

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是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

4. 初中语文1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详述: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5.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整理词语(要解释词义)1通字2古今异义3词类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到、来,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三、通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周,使围住 五、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6. 求文言重点知识梳理

我们也正在学哦《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39303764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文章标签: # 古代 # 文言文 # 考查